2025年5月30日,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孔安,通州区科委副主任安魁等一行莅临北京铭研医药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铭研医药”)调研指导。调研围绕企业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整体规划及未来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此次走访不仅是通州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也标志着铭研医药迈入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生物药与肽类药物研发中,免疫原性(即药物引发人体免疫反应的能力)是影响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然而,这一领域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药物安全性。作为专注于肿瘤药和多肽类药物研发的铭研医药,我们始终关注免疫原性研究的最新进展,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和肥胖治疗领域取得了革命性进展。从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的广泛应用,到替尓泊肽(Tirzepatide)的惊艳表现,这类药物不仅改写了临床指南,也为全球数亿代谢性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作为深耕代谢疾病创新疗法的生物医药企业,铭研医药始终关注GLP-1类药物的最新进展,并积极探索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GLP-1赛道的两大明星药物,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在生物药研发中,一个氨基酸的改变可能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更可能改变其免疫原性,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免疫反应。铭研医药与经验丰富的国际科学家团队,成功建立了一套从分子设计到临床前评估的完整免疫原性管控体系。今天,我们将为您揭秘这个精密的风险防控系统。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应用突飞猛进,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设计,再到生产优化,AI正逐步改变传统制药行业的运作模式。这一变革不仅提升了研发效率,降低了成本,也对制药从业者的技能需求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深远影响。那么,AI制药将如何重塑制药人的工作?制药人又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近年来,肽类药物生产技术的革新使得大规模化学合成方法在仿制药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铭研医药采用全合成工艺生产司美格鲁肽,这一技术路线虽然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带来了新的质量考量——免疫原性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与传统重组DNA技术相比,化学合成工艺可能引入结构独特的杂质,这些杂质即使含量极低,也可能改变药物的免疫特性。本文将系统解析全合成工艺中免疫原性风险的评估策略。
2025年4月3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Phase 3 Trial of Semaglutide in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司美格鲁肽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的3期试验)。
2025年4月29日,全球领先的制药设备与工程技术供应商——Rieckermann、Glatt与Korsch三大厂商组成的专家代表团莅临铭研医药,就公司在石家庄建设的高活性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项目,开展了为期一整天的深入交流与技术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