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2025年8月16日上午,北京慨尔康新医药产业园项目在大兴区“中国药谷”正式开工奠基,标志着首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作为园区首批入驻企业代表,北京铭研医药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铭研医药”)创始人、CEO何小炳受邀出席仪式并致辞,宣布将在此建设国际领先的“纳米肿瘤药生产基地”,聚焦纳米技术在肿瘤药物研发与生产中的应用,助力中国药谷打造世界级创新医药产业集群。
政企联动共筑医药创新高地
开工仪式上,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领导、产业园区建设单位负责人及入驻企业代表共同挥锹培土, 为项目奠基。
相关领导在致辞中表示,慨尔康新医药产业园隶属于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这个项目的落地是落实北京市“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的重要举措,未来将依托“中国药谷”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科研资源与政策优势,加速北京生物医药研发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
铭研医药:突破肿瘤药“卡脖子”难题
铭研医药CEO何小炳在致辞中介绍,公司此次入驻园区,计划建设约1.6万平米符合国际GMP标准的纳米肿瘤药生产基地,专注于胰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重大疾病领域的高端纳米药物研发与生产。
“纳米技术能显著提升药物靶向性和疗效,是肿瘤治疗的革命性方向。”何小炳强调,该基地建成后,将填补国内纳米肿瘤药产业化空白,推动进口替代。“铭研医药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联合中国药谷的顶尖科研机构,共同突破纳米药物产业化技术瓶颈,让更多‘中国智造’的高端肿瘤药惠及全球患者。”
这一布局与铭研医药既往战略一脉相承。铭研医药长期深耕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其核心产品“纳米脂质体抗癌药”已完成关键原料药和辅料开发研究,正在进入制剂研究,此次产业化落地将加速临床试验与上市进程。中国药谷“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生态”是吸引其落户的关键。
中国药谷再添创新动能
作为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大兴“中国药谷”已聚集超500家医药企业,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完整链条。慨尔康新医药产业园的加入,将进一步强化园区在创新药、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的集聚效应。铭研医药等企业的入驻,亦彰显了行业对药谷“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的认可。
关于中国药谷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园区,也是北京市“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核心区。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药谷已形成“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化-商业化”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目前,园区已集聚了超过500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包括科兴中维、同仁堂、以岭药业等龙头企业,覆盖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创新化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2022年,园区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百余个科研项目,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
中国药谷依托大兴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正加速建设国际化生物医药产业枢纽。园区内设有国家级药物GLP实验室、CDMO平台、医疗器械检验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并推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试点”“保税研发”等政策,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上市的全程赋能。未来,随着慨尔康新医药产业园等项目的落地,中国药谷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中的领先地位,打造“中国医药创新策源地”。
关于铭研医药
成立于2018年,核心团队由来自国际顶尖药企的资深科学家和行业专家组成,致力于通过纳米药物递送技术,解决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痛点,提升药物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
铭研医药以“高端仿制+改良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布局了多个纳米药物研发管线,涵盖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重大疾病领域。其核心技术平台包括纳米脂质体载药系统、聚合物纳米粒递送技术等,显著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公司研发的针对胰腺癌治疗的BMP201品种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有望打破国外药企在高端肿瘤制剂领域的垄断。
未来,公司将以大兴“中国药谷”的纳米肿瘤药生产基地为依托,加速推进核心产品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助力中国肿瘤患者获得更可及、更有效的治疗选择。